Search

#合好日誌 Day 3

"Stay committed to your dec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合好日誌 Day 3

"Stay committed to your decisions, but stay flexible in your approach." - Tony Robbins

-------

三十九歲女性,七年不孕。

在醫學的領域裡,常常會給病人做分類,或是嘗試歸納出所謂的「風險因子」,為的是要辨識不同預後的病人群,在處置上會有不同的想法。有些風險因子是可以被改變的,例如肥胖之於心血管疾病,或是吸菸之於肺癌;減少風險因子的存在便是預防疾病有效的方法。但有些疾病的風險因子是無法被改變的,例如性別;在這些病人身上,便應該要更提高警覺追蹤,或是積極處理可以被改變的其他風險因子。

以不孕症來說,首要殘酷、無法改變的風險因子,便是年紀。

女性一旦過了三十五歲,許多生理變化會加速生育力的減退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,夫妻在沒有採取任何避孕措施的情形下,經過一年規律的性行為仍然無法成功懷孕,即定義為不孕。但考慮到年紀的影響,美國婦產科醫學會及美國生殖醫學會,在三十五歲以上的婦女,若經過六個月的規律性行為仍沒有懷孕跡象,便建議積極就醫檢查。

七年的時間,不算短。隨著時間的過去,卵巢的庫存量必定持續減少,卵子染色體異常的比率也必定越來越高。這位小姐的年紀即將邁入四字頭,懷孕的壓力也日益迫切。

-------

經過超音波檢查,發現她有兩顆六到七公分大的黏膜下子宮肌瘤。

什麼是黏膜下子宮肌瘤?

想像子宮是一顆去籽的蘋果。果肉的部分就像是子宮壁的肌肉,佔了最大的體積;蘋果外層的果皮,就像是包著子宮的漿膜;而蘋果核便類似子宮內膜,是胚胎著床、長大的地方。子宮肌瘤根據生長的位置,可粗分為黏膜下肌瘤(長在蘋果核和蘋果肉之間)、子宮壁內肌瘤(長在蘋果肉裡面)、子宮漿膜下肌瘤(長在蘋果肉和蘋果皮之間)。黏膜下肌瘤會直接影響到子宮內膜的結構,對胚胎著床有非常大的影響,因此手術是必要的。

但七年著實是一段不短的時間。多年來的不孕,除了子宮肌瘤之外,或許還有其他因素存在。畢竟,從著床的那一刻起,胚胎-- 以及其發展成的胎兒,還有出生後,被呵護長大的孩子-- 才是主角。能否獲得染色體正常的胚胎也是關鍵之一。假使完成肌瘤切除手術,但始終沒有對的胚胎,還是無法懷孕的。

治療不孕症是一門結果論的學問。無論治療計劃如何縝密,檢驗報告如何正常,手術過程如何完美,終究,終究還是要讓夫妻順利生出健康的孩子,才是成功。

而對這一位三十九歲小姐來說,這或許是她成功懷孕最後的機會了。

-------

經過一番思考,子宮和胚胎必須兼顧。我便為這位小姐量身訂做療程,計畫先得到染色體正常的胚胎,再做肌瘤切除手術;待子宮準備好了,再植入胚胎。

於是,這位小姐接受了兩次試管嬰兒療程,得到三個囊胚。為了確保胚胎植入後能順利著床及發展,採樣做了「胚胎植入前的遺傳篩檢」(PGS,preimplantation genetic screening),並得到一個PGS正常的囊胚。這時才安排手術,將子宮重建成正常的樣子。

三個月後,我們植入這顆PGS正常的囊胚,這位小姐成功懷孕。

十個月後,她四十歲了,生下一個健康的女嬰。

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uccessIVF
林時羽醫師の合好之旅 – 向不孕告別
http://www.xn--kjvo3a634c.com/
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#高齡 #染色體 #子宮肌瘤 #黏膜下 #胚胎 #植入 #著床 #PGS #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 #不孕症 #子宮肌瘤切除 #手術 #量身定做 #林時羽 #醫師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現任: TFC 台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副院長 學歷: 澳洲 Monash大學醫學院生殖醫學博士、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 林時羽醫師の合好之旅– 向不孕告別 http://www.林時羽.com
View all posts